1071生-新聞記者的百年不孤寂 當代新聞媒體轉型

       

        資深新聞工作者黃哲斌十月二十四號回到母校輔仁大學,在文友樓分享記者工作經驗及台灣媒體窘境,並說明傳播媒體領域應該如何突破現況,成功轉型。

                                     (輔大之聲記者  林芳志  採訪報導)

  資深新聞工作者黃哲斌十月二十四號在輔仁大學文友樓,分享記者工作經驗及台灣媒體窘境。黃哲斌以三位傳播界及資訊界有名的人物故事開場,其中一位是揭露Theranos造假欺瞞、損害受測病患權益事證,《華爾街日報》醫藥記者凱瑞尤(John Carreyrou)。透過故事案例的分享也讓在場眾多新聞系學生,對於未來從事記者工作,報導事實真相時有更深的使命感。

 

  分享過程中,黃哲斌也提到近年來稍微成功的媒體,必須要大量的重新喚起讀者對他的信任,他舉紐約時報一篇敘寫關於川普在房地職業生涯的深度報導為例,然而總字數高達14000字的文章,對於一般的閱聽觀眾篇幅過長,於是紐於時報將其寫成另一篇較為短小的文章,再將其他內容拍成一部紀錄片。如此一來媒體的影像力才會出現,才能吸引讀者去訂閱觀看他的內容。

 

  在比較新舊時代媒體在行銷上的轉變,黃哲斌表示,以前的媒體主要是吸引廣告主為優先,現今則是要創造出閱聽群眾與新聞之間密不可分的緊密關係,透過互相分享的傳播方式,將新聞資訊及媒體曝光度隨著個人擴散到群體,社群互相討論進而影響到其他社群,自然會有支持願意贊助甚至投資該媒體。

 

 

  新聞傳播學系二年級的古浚程提出,現今許多人都批評媒體素質,這樣的行徑對於媒體來說是否合宜。對此,黃哲賓說:(聲:台灣民眾對於媒體的信任度是相當低的,然而他認為這不是閱聽觀眾的錯,而必須回到媒體的整體表現來看,我們都很難否認台灣媒體的整體表現,的確是可以更好的)

 

  黃哲斌強調現在還是有許多努力想做好的媒體,只不過媒體環境是一個大的共同體,很難不被連累。與其在意批評的讀者,不如把報導做好,才是真正重要的。

                                                                                               (輔大之聲記者  林芳志  採訪報導)

 

詳細音檔連結>>>https://picosong.com/wjb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