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專-夢洄電影放映 在信仰中尋找療癒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十二月六號在百鍊廳舉辦夢洄電影放映會,邀請蘇弘恩導演、鄭印君主任、陳玫妏老師進行映後座談,一同針對電影內容進行討論,也開放現場參與師生進行互動,分享各自的看法。

 

(輔大之聲記者 吳宜庭 採訪報導)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十二月六號在百鍊廳舉辦夢洄電影放映會,邀請蘇弘恩導演、鄭印君主任、陳玫妏老師進行映後座談,分享各自對於電影的觀點,針對電影《夢洄》進行更深入的解析,也開放現場參與師生進行問答,讓觀眾能更加瞭解電影內容,進而擁有不同的解讀方式。

 

 《夢洄》是一部以原住民巫醫做為題材的紀錄片,巫醫為生者建立橋樑,與無法再相見之人進行對話,填補心中的缺失遺憾。巫醫所進行的儀式除了使人得到療癒,也是面對傷痛的過程,那些無法說出口的話都在過程中坦露無遺,最終在悲傷與釋懷中找到平衡。蘇弘恩導演表示當初會選擇巫醫作為題材是源自於過去紀錄片的經驗,曾經拍到外公上山打獵前會請巫醫做儀式,對於這樣的畫面感到印象深刻,於是想要將逐漸式微的傳統信仰紀錄、保存下來。

 

 創作過程中,因為現代基督宗教在原住民間廣為傳播,要找到巫醫非常困難,詢問過程也頻頻碰壁,只能透過書籍和文獻資料蒐集相關資訊,最後找到了東冬.侯溫作為被拍攝者。紀錄片中除了拍攝儀式過程以外,也將尋求醫者協助之人的故事記錄下來,緩緩地道出各自的傷痛。蘇弘恩導演很開心自己在拍攝結束後都還能和這些受訪者保持良好的關係,他說(聲:他們在跟我說的都是非常私人的事情,我並沒因為拍完這部片之後跟其中的人起爭執,他們也很願意分享自己的印象。)在拍攝過程中和所有人好好相處,讓每一個相遇成為生命中難能可貴的經驗。

 

 在《夢洄》中有許多沉默的鏡頭,靜默的聲音表現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人們藉由宗教信仰尋求安慰,除了巫醫是傾聽的角色,整部紀錄片也是傾聽的過程,讓人們與心中的遺憾和解。映後座談人陳玫妏老師認為宗教在人們遭遇困頓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她說(聲:人在面對一個很巨大的、不可逆的事件的時候,事實上他需要尋求 很多不同的支持系統去幫助他。)傳統宗教在現代化的社會仍然扮演著重要的一環。

 

 《夢洄》不只記錄了傳統宗教,同時也涵蓋了許多議題,輔仁大學宗教學系主任鄭印君認為,宗教研究經常是跨界性的研究,他說(聲:我們希望透過宗教本身,即便是巫醫這樣的一種越界經驗,讓我們看到整個社會宗教的支持,以及我們應該更加面對未來的部分。)他希望這場放映會讓更多人看到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得以延續留存,也讓人看到宗教在社會中不同的可能性。

 

(輔大之聲記者 吳宜庭 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