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共同語言 花世界的呢喃

記者 柯欣妤、蔣雅筑/採訪報導

 

劉婕柔向學生介紹自己踏上花藝之路的歷程。(攝影/柯欣妤)

 

斜槓跑道,成為藝術職人的人生旅程

 

     主講人劉婕柔,於2015年創立了小殼手作花藝工作室,本身是中文系畢業的她在畢業後幾經輾轉,才決定未來從事花藝工作的方向。後續又前往荷蘭國際花藝學院進修,為成為一位花藝師的夢想努力實踐。她相信花朵是無聲的共同語言,能夠傳遞情感與溫暖。劉婕柔表示:希望聽眾們能透過本次演講,對花有了更多的想像,也期望讓聽眾們對花藝產業有著更深入的理解。

     演講以劉婕柔創立「小殼」開始說起。她表示,小殼這間公司算是她先生予以她的一份禮物。在先生的鼓勵下,劉婕柔嘗試把興趣變職業,擴大自身在花藝產業的實踐,因此公司的命名也是由自己與先生的名字結合而成,不單是紀念彼此,這也是劉婕柔感謝先生一路支持的回應。

     劉婕柔向大家解說成為花藝師的三個主要方法,第一是從花店打工開始,再者是前往專業的設計學院進修,並獲得證照。第三個是經營網路花店,而網路上也有連鎖花店結合傳統花店全台系統聯盟,由網路接單再派送到全台。如果想成為體系的一部分,劉婕柔鼓勵大家也能透過加盟花店踏入花藝世界。

 

 

花藝師之旅 國際三大學院介紹

劉婕柔對於財富四象限進行介紹。(攝影/蔣雅筑)

 

     歌德國際自然科學花藝研究學院目前致力於推廣歐洲及德國花藝教育,除了提倡自然科學與環境保護,科學性精神也是歌德學院的一大指標。設計師們將耗費性材料與布料進行結合,並以大型設計的樣貌呈現。例如使用竹子與樹脂做成花器結構,歌德國際學院引用歌德對於花朵的讚美:「花是大自然賦予我們最美麗的語言與詩詞,大自然用花來告訴我們它有多麼愛它」,老師們將創意理念交予學生,鼓勵大家發揮創意結合自然,適合有基礎的人更精進自己,找尋花藝上更多的可能性。

     由日本人創立的巴黎風格花藝學院,秉持著「生活就是巴黎,巴黎就是花,花就是我們的生活」,將浪漫又富有創意巧思的花藝推展到大家面前。在巴黎風格花藝學院會學習四到六種法國老師的風格,深入了解老師們的創作理念與構思,把他們的想法錮成學生們學習的基礎,進而再做出延伸。劉婕柔舉例,有一位花藝師特別喜愛在設計中加入水果的元素,不單是襯托出花的個性,也能將水果變成一份花器。在這裡能習得照顧花的知識,更是對富含浪漫元素的婚禮花有興趣的花藝夥伴們不能錯過的學習殿堂。

     日本不凋花課程秉持著與自然為伍的理念,把沒有腳與根的花延續,添了另一份天然之美。從整理花到延續生命的課程,皆為不凋花課程研究範疇。在台灣許多花店有報名練習不凋花認證課程的機會,劉婕柔表示,日本對於花藝蘊含著許多面向的意義,例如茶道與花的關係,人生與哲學碰觸到花的領域,也是另一方向的學習。

 

 

花店下的溫柔面紗

小殼手作於婚禮的場景佈置。(照片提供/小殼手作)

 

     現今業界有著超過五百間的花店,如何確立自身的品牌定位,找出自己的產品主題是各個花店立足的核心要點。花藝師的職業內容包羅萬象,包含商業花禮、花藝課程、佈置設計… 劉婕柔表示,花藝師們在行銷之前,要先確立商品的主打項目,光是商業花禮就涵蓋了多種形式,例如演唱會祝賀、節慶花、喪禮花…等等。劉婕柔建議,剛成為花藝師或是工作室新落成後,可以先從三到四個主題著手,先確立好品牌主打再去擴大主題。

     「所有的第一步,即是要先把自己的作品打理好」,具備證照後,下一步便是行銷能力。「要怎麼透過照片或是在跟客人溝通中,把這一束花賣給對方」劉婕柔提醒大家可以換位思考,如果自己是客戶,會期望預見什麼樣的呈現。在婚禮佈置的經驗分享中,劉婕柔特別提及統籌能力的重要性。在只有半小時至一小時的佈置時間裡,要將自身的設計與多方人的想法結合並且達到平衡,是極具困難性與挑戰的。

 

 

堅持手作的溫度,客製化裡的禮物

小殼手作客製化花束。(照片提供/小殼手作)

 

     從演講內容與訪談中,可以發現劉婕柔對於「手作」的堅持與理想,只要是她認為能留心的部分,或是她能給予幫助的地方,她都會留意並且想方設法保留那份溫柔感動。不論是在花束設計抑或婚禮佈置裡,小殼手作都會親遞手工卡片給客戶,劉婕柔表示,這是她認為一份禮物裡最重要的細節,也是小殼創立的初衷以及它與眾不同之處。除了手作卡片的客製化設計外,小殼也會先和送禮人討論花束的設計內容。先行詢問收禮人平時的興趣、穿搭、喜好…等,為的是設計出讓收禮人感到舒服且喜愛的驚喜。

     提及婚禮佈置,小殼也延續手寫卡片的傳統。婚宴上的座位都立著各個賓客的手寫名字,並予以每人一朵花。「從拿到喜帖的那一刻開始,到坐下來享受這場饗宴的那刻,你都是覺得自己有被重視的。」小殼堅持手作的溫度,使得客製化裡處處是驚喜,他們繫上溫暖的祝福,讓每個人都是收禮人。

 

 

讓花不是只有花

輔大之聲記者與劉婕柔在演講後進行採訪。(攝影/蔣雅筑)

 

     劉婕柔認為,在專注於花藝的同時,心態也要隨時保持彈性開放,才能激盪出更多的創意靈感。採訪時,劉婕柔分享了印象深刻的故事,她提到有一次婚宴上新郎因為太高興,當場抱著花藝師們轉一圈,當現場的情緒堆疊得如此之高時,她也感受到無比的喜悅。能在新人們一生裡重要的日子陪伴著他們是件非常快樂與幸褔的事。講座的最後,劉婕柔告訴大家:「讓花不是只有花」是她的企盼與正在努力實踐的目標。她也誠摯地祝福大家能在花的情緒與敘述裡獲得陪伴,讓這份禮物承載更多的回憶。